十年,彈指一揮間。陜北礦業公司的變化日新月異,從生產方式到生產環境的轉變、從職工住宿到業余文化生活的改善、從職工收入到獲得感的提高,方方面面都呈現出令人歡欣鼓舞的景象。今天,我們采訪了陜北礦業公司工會副主席劉剛,請他為我們談一談公司十年間的變化情況。
問:請劉主席談談自從來到陜北工作這十幾年,在工作生活上發生了哪些變化?
答:2009年4月,我從關中老煤礦企業調到陜北工作,至今已有13年了。十幾年來,自己親眼見證了陜北地區作為國家能源基地一天天發生的巨大變化。陳舊的城市變得繁花似錦、高樓聳立、碧水藍天,荒蕪的山脊披上了層層綠裝,一座座現代化礦山拔地而起,高速公路、高鐵加快建設,并快速完善和發展,把陜北榆林能源城市發展推向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城市的發展,企業的建立和發展壯大有目共睹。當然,十幾年來,我也從一個基層單位的工會干部一步步成長為陜北礦業公司工會副主席,工作生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問:十年來,公司廣大干部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公司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
答:陜北礦業公司作為陜煤集團在陜北能源基地規劃建設的大型煤炭生產企業,近年來,公司始終瞄準世界煤炭工業先進水平,按照“高起點、高技術、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的建設方針,充分發揮工會“大學?!弊饔?,堅持以提高職工的學習力、創新力為核心,以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為落腳點,建機制、選載體、創特色、抓實效,持續推進職工素質提升工程,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證。
首先是完善激勵機制。公司先后研究制定了《實施員工素質提升五年工程綱要》《千百十人才工程實施方案》《三功三素三絕考核管理辦法》《首席工程師、首席技師、金牌技術員管理辦法》《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方案》等70余項素質提升制度辦法。大張旗鼓地在專業技術人員中開展評選首席工程師、金牌技術員;在技術工人中評選首席技師、技術能手;在生產礦井中開展“三個雙一流”(一流黨支部和黨支部書記、一流區隊和區隊長、一流班組和班組長)創建活動,暢通素質提升和人才晉升通道,從機制和制度上保障了職工培訓教育和素質提升工程的持續開展。
其次是搭建活動載體。堅持人才強企戰略,研究制定了《陜北礦業公司人才發展工作實施意見》,每年分專業、分工種、分階段、分層次廣泛開展全員雙學、雙述、雙講、雙練、雙創等具有現代化煤礦特點的素質提升“五雙”活動,以及具有工會組織特色的全員讀書、崗位雙述、技術比武、雙百雙講、全員創客、“三絕”訓練、對標創先等學創活動,促進了職工隊伍綜合素質的大幅提升。
最后是辦實事辦好事。公司在加快生產經營工作的同時,在職工住宿、住房、子女入托就學、增加文體設施、豐富文化業余生活等方面加大投入,不斷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為職工辦實事解難題。各級工會組織在堅持組織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等具有工會傳統品牌特色活動的同時,結合實際制定了服務職工十件實事工作清單,廣泛開展“雙走訪六服務”實踐活動,使職工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問:今后幾年,公司工會作為職工的娘家人,將會在哪些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讓職工共享企業發展紅利。
答:在繼續堅持做好扶貧幫困送溫暖和金秋助學等工會品牌工程的同時,結合陜北礦區工作實際,務實創新、凝心聚力,不斷提高職工與企業共同發展的幸福指數。
一是建立幫扶機制,健全困難職工檔案,落實日常幫扶工作責任,使困難職工和家庭及時得到幫助,解除職工后顧之憂。
二是建立關愛機制,完善職工在新婚、生日、子女入學,以及大病住院、直系親屬病亡等慰問體系,使職工切實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
三是健全工會維權機制,暢通和拓寬利益訴求渠道,建立工會主席接待日制度,完善工會維權宣傳信息網絡平臺建設,積極維護職工在參政、收入分配、安全生產、生活福利等方面的合法權益。
四是大力實施素質提升工程,堅持“送學習、送技能就是送福利”的理念,進一步健全完善職工學歷教育、培訓、全員讀書、技能提升體系,以及體能素質提升實施辦法,不斷提升全員為企業提質發展作貢獻的素質能力。
五是健全職工文化活動評價機制,鼓勵各單位繼續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文化活動,豐富職工對文化和體育等活動的需求,提升廣大職工工作生活品質。(采訪人/王玉)